爬山虎属于葡萄科、爬山虎属,为多年生木质落叶大藤本植物,具有强大的吸附和攀岩能力,是假山、建筑、裸岩等垂直绿化的好材料。其生长迅速,一年生苗长1.5~2.0m、茎长20~50cm,短期内可收到良好的绿化效果,秋季温差大时叶色变为红黄色,是一道美丽的景色,对建筑墙壁能起保护作用,还能使室内冬暖夏凉,是固土护坡和环境绿化美化的优良植物。在此,帮农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爬山虎形态特征、生长习性以及繁殖方法。
一、形态特征
爬山虎具有分枝卷须,卷须顶端有吸盘,可借以吸附他物上升。叶掌状三裂,幼苗期叶深裂为3小叶的掌状复叶,聚伞花序常着生于顶端的叶之间短枝上,花小不显,浆果呈球形,为黄绿色,熟时蓝紫黑色被白粉,因其秋季叶变红,故别名地锦。
二、生长习性
爬山虎适应性强,性喜阴湿环境,但不怕强光,耐寒、耐旱、耐贫瘠,对气候的适应性广泛,怕积水,对土壤要求不严,在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,它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,且一般很少发生病虫害。
三、扦插繁殖技术
1、插条的选择和处理
爬山虎春季硬枝扦插要用去年的老枝,获得扦插成活的健壮优良新植株,插穗应选择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插穗,在枝条上剪取20~25cm长的扦插条,扦插条上保留2~3个发育饱满的芽,插条的切口要光滑,上端切口剪成水平状,以减少养分消失,下端切口要剪成斜状,以扩大插条与土壤的接触面、吸水面和生根面。在削取接穗时,下口要紧靠取下一个芽的节下部(因节的部位形成层细胞比较活跃,扦插后容易产生愈伤组织而生根)早春4月5- 20日,挖0.5m深沟(沟呈东西向,减少阳光和风对土壤中的水分影响),沟挖好后,先对土壤进行化学消毒,然后把绑成捆的爬山虎插穗,按每50~100根枝条1捆捆好,剪成水平状,向上一字摆好,每排数量一致,每隔1m用树枝做一个通气孔,摆放完毕后用松土覆盖插条,土壤盖满插条后,灌溉6cm深的水,以保证土壤的水分。
2、扦插地的准备
在地表每平方米撒入2~3kg的有机肥,然后进行25~30cm的深翻,将地整平、整细,并做好进水和排水的沟渠。
3、扦插的时间
承德市为4月25日至5月15日,地表4cm深平均湿度连续1个星期在15℃时即可扦插。
4、扦插方法
盖一层地膜,扦插深度一般为插穗长度的1/2~2/3,或只露出顶芽即可,株行距通常为20~25cm或25~30cm。插后稍稍按实土壤,灌透水。一般需用薄膜覆盖,有利于保持水分,同时还要注意适时灌水。一般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成活,1个半月以后可撤去薄膜进行常规管理。
四、管理措施
1、灌溉
扦插完成后立即浇第一次透水,以后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浇水次数。土壤水分要适度,过于干燥则爬山虎难以生根成活,而过于潮湿则会带来通气不畅而引起腐烂,一般以保持50%~60%的含水量为宜。
2、施肥
当插条长到30~40cm长时追第一次肥,以复合肥和尿素为主,以后根据土壤肥力和苗木生长情况来定时施肥,追肥后立即浇水。
3、病虫害防治
承德地区爬山虎的病虫害发生率很小,部分地区出现白粉病、叶斑病和炭疽病。
防治方法:可喷洒1000倍的百菌清、多菌灵和800倍的甲基硫菌灵进行防治。
五、园林用途
爬山虎占地少、生长快、绿化覆盖面积大,一根茎粗2cm的藤条种植2年后即可成为假山、建筑、裸岩等垂直绿化的好材料,绿化覆盖面积可达到20~30m2。由于爬山虎的茎叶密集,覆盖在房屋墙壁上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,而且叶片与墙面之间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屋内温度。以爬山虎作为屏障,既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,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。
以上就是有关《爬山虎形态特征、生长习性以及繁殖方法》全部资料分享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
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