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胶补胎技术是一个很有经济效益的致富门路,优越性超过热补旧工艺。其工具简单、设备投资少,补后的车胎使用寿命大大延长。在此,帮农网就给朋友们分享一下冷胶补胎技术操作方法。
一、拆卸轮胎法
将轮胎平放在地上,放气后取出芯嘴,用4磅锤子将钢圈与外胎敲松。如果钢圈生锈不易松动,切不可猛敲,可用方口小锤子放在钢圈与外胎的结合处,再用4磅锤子敲方口小锤,慢慢地将全圈敲松。反面也一样。松开后,气门头子向上,防止因拆卸不熟练而损坏零件。然后用两根撬棍撬出外胎,取出内胎。
二、外胎“二缝三贴”修补技术
1.确定锉毛面积。锉毛面积应大于伤口周围15厘米。准备一块大于伤口10-12厘米的开发司,仔细清除伤口及周围的污垢,要求贴补的材料表面清洁、干燥。
2.为操作方便,可用短木棍从里面将外胎撑开,使伤口裸露。
3.将修补部分和贴补材料的一面,均用毛锉锉毛,以不拉伤开发司为前提,贴用材料要锉薄。
4.用三股锦纶线将外胎伤口来回缝合(缝合技术要先练习)。在锉毛的外胎伤口处及开发司锉毛面都涂上补贴胶液,待胶稍干后再涂第二次(胶浆厚不宜超过0.1毫米),待挥发至不粘手背时,小心地将开发司贴在外胎内部的伤口处,合拢后用刷柄按揿,使粘贴密实,即完成一缝一贴。
5.在外胎表面拉槽,打小方格,每方格1厘米见方,深度视部位而定,以埋没缝合线为准。
6.用三股锦纶线槽将贴上的开发司缝牢。(www.nw868.com)方格边缘稍大于开发司面积,小于锉毛面积,可增加开发司的固定性。
7.把橡胶内胎皮按开始方法剪裁与开发司一样大小,并锉毛,涂二次胶浆,再贴在外胎内,将开发司与线脚遮住,接口要平滑。这是不咬内胎的保护层,面积比开发司略大一点为好,以求盖住开发司。
8.外胎表面用开发司胎皮,锉毛,涂二次胶液,贴盖外胎的线槽,四周铲薄,使胎皮与轮胎表面接口处比较光滑平整,减少行车中外伤口的摩擦,这样就完成了二缝三贴。外胎表面在拉槽前,应预先锉毛,使贴补时能够牢靠。
注意:伤口如在轮胎正中,伤口大小在3-4厘米宽的,还能勉强修理;超过此宽度,质量难以保证。
修补好的的车胎要保养24小时后再作用。
三、内胎修补
先在伤口两端打圆孔,使伤口不再扩大,定好修补面积。修补的内胎皮应大于伤口5-6厘米,然后双方锉毛,涂两次胶浆,待稍挥发及时合贴,用小锤子轻敲,均匀按揿,当场即可使用。如伤口在气门口处,应先刮下气门,补好后再装上。
四、粘合剂的配制
原料:大底胶(202树脂胶)、烈克钠(聚异氰酸酯胶)、氯丁胶、甲苯。一般天气配比如下:烈克钠(202—1树脂胶)1份、氯丁胶(202-2树脂胶)7份,甲苯适量。雨天用烈克钠稍多一点。随配随用。
以上就是有关《冷胶补胎技术优点以及操作方法》全部资料分享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
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