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养殖技术 > 鳖的生长习性以及越冬管理措施
2024
04-25

鳖的生长习性以及越冬管理措施

鳖的生长和习性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,当温度降至12℃时,鳖即进入冬眠。若越冬管理措施得当,鳖就生长迅速,成活率高,反之,则会延缓生长周期,产量低下。若管理措施不当,则一些弱鳖和稚鳖,会出现大批死亡,给鳖的饲养、繁殖带来严重的威协;特别是对稚鳖、弱鳖危害比较大,其死亡率可高达40-50%。

鳖的生长习性以及越冬管理措施

根据养殖户池塘进行多年越冬管理试验研究,措施得当,可将鳖的死亡率由40-50%降至5%左右,成活率达90%,亩增产40%。在此,帮农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管理措施。

一、强化饲料投喂,增强抗寒能力。在入冬前应加强鳖的饲养,对稚幼鳖应投喂营养价值高,易消化的小红虫、蚯蚓、蛋类等动物性饲料,以提高其抗寒能力,保证顺利越冬。成鳖每年在5-8月产卵后,体内营养大量消耗,抗寒能量相对不足。为此,越冬前的2个月内,应加强饲养,尽快恢复鳖体力,增强抗寒能力,使其顺利越冬,确保翌年产卵量。投喂饲料的次数、数量可根据水温的变化而定;当水温在25-30℃时,日投喂2次,投喂时间在上午7-8时,下午6-8时,日投喂量占总体重的15-20%;当水温在18-25C时,日投喂1-2次,日投喂量占总体重的10-15%。

鳖的生长习性以及越冬管理措施

二、整修防寒设施,加固塘堤。稚鳖入秋后,应及时整修好越冬室的门窗;无温室的,可在越冬池的上方盖一个向阳透光、保温防冻的房屋。池内铺20-25厘米的泥沙,做好越冬准备工作。对室外露天越冬池的幼鳖、成鳖池塘及时修补、加固池堤,以防漏水。要求池底铺30-40厘米的泥沙,以便群鳖钻入泥沙越冬。

三、调整放养密度,控制池塘水位。当气温降至14℃时,将稚鳖移入室内,每平方米放养稚鳖100-250只;池水保持在30-40厘米。幼鳖每平方米放养15-30只,池水保持在1.2米以上。成鳖每平方米放养2-4只,池水保持在1.5米以上。冬眠期水位升降幅度不要过大,应控制池塘水位。

鳖的生长习性以及越冬管理措施

四、增加室内温度,完善保温条件。在冬季,当温度降至4C以下时,有条件的温室可利用锅炉、电热器提高室内温度。一般情况下,室内稚鳖越冬池温度控制在4-8℃之间,其成活率可达90%以上。若鳖在室外池越冬,严防池塘水面结冰,若发现结冰,要及时破冰或采用定期加注循环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结冰,也可在池塘北侧用秸秆修筑挡风墙,以防寒风袭击。

五、适时停止投食,保持环境安静。10月下旬,幼鳖、成鳖开始冬眠,冬眠前半个月开始停止投食,以免入眠时把食物留在肠内腐烂、发酵死亡。同时,还要减少养殖场周围的各种杂音和声响,否则鳖受惊后更换栖息处,对冬眠不利。

以上就是有关《鳖的生长习性以及越冬管理措施》全部资料分享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

  
   无标签!

    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

   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