鲍鱼对生活海域的环境要求为水质清澈,潮流通畅,海水的盐度常年保持在3以上,海底为岩礁底质,并且有较丰富的大型饵料藻类等,如褐藻、绿藻和红藻等,鲍鱼有定居的习性,在饵料丰富的岩礁带,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移动。
一、鲍鱼的生活习性
鲍鱼是雌雄异体,性成熟时,雄鲍鱼性腺为奶黄色,雌鲍鱼为浓绿色。皱纹盘鲍鱼的繁殖适温为20℃左右,杂色鲍鱼开始繁殖的水温为25℃。繁殖时,雌雄鲍将卵与精子排入水中,卵在海水中受精发育。在海水比重1.22,水温为22.5℃的条件下,从受精开始到出现第一呼吸孔形成稚鲍、一般为45d。经过大约一年的生长,壳长达到2~3cm时,即成为可供养殖及增殖用的鲍苗。
二、鲍鱼的苗种生产
1.亲鲍鱼选择
亲鲍鱼应选择软体部肥满、活力强,无损伤的3~4龄个体,对于皱纹盘鲍鱼其壳长最好在8cm左右,杂色鲍鱼及九孔鲍鱼最好在6~7cm左右,个体过大,有可能偏老龄化,个体过小,产卵量少,卵的质量有时也难以保证。
2.催产
3.变温刺激法 将鲍鱼按2∶1~3∶1的雌雄比置于盛有过滤海水的孵化箱内,用70℃左右的海水缓缓加入,使水温提高2~3℃,约20min后,再输入低温海水,使水温比原来水温低2~3℃,与此同时进行充氧搅拌,只要性腺成熟度好,经变温刺激后,都可获得良好的催产效果。
4.干露和流水混合刺激法
将亲鲍鱼放于催产箱内,保持箱内海水循环流动,亲鲍鱼受到干露和水流等变化刺激,1~2h后,更会出现了批量排放。
5.受精
鲍鱼人工育苗时,精卵排放后要分收集,再进行人工受精。受精应在精卵排出体外后尽早进行,每毫升海水中,卵的密度最好不超过100个,精子密度为10万~30万个/mL。受精3~5min后要陆续洗卵3~5min后要陆续洗卵3~5次以上,每次间隔30~60min,受精卵经洗卵后可移到孵化池内进行孵化,孵化密度为每毫升海水中10~50个。
6.幼体培育
幼体的密度为每升水中50~300只,浮游阶段的幼体可投放单胞藻,进入匍匐期后需投放附有饵料的饵料板供其摄食。
7.匍匐幼体培育
注意水质、投饵和充气,到第一呼吸孔出现时,可投喂一些大型海藻如浒苔等,若饵料处理不好会引起大量死亡。
三、鲍鱼的养成
1.海上筏式养殖
养殖器以多层式养鲍鱼笼较好,多层式养鲍鱼笼直径45~50cm,高100~200cm,4~10层塑料盘由铁棍及塑料套管联成一体,层间距20~30cm,外包有带拉链的网衣。投饵、管理、更换网衣等均很方便,饵料以海带等海藻为主。
2.海底沉箱式养殖
养殖器材为2.0m×2.0m×0.8m钢骨架大型网箱,下沉于海底进行养殖,也有的用上侧及两端口,中间带若干交错排列的横隔板,开口部分有带拉链的网衣的水泥槽,下沉于海底进行养殖,饵料以投喂海带等海藻为主。这种养殖方法鲍鱼的栖息环境比筏式养殖稳定,生长效果也好,但投饵、管理难度比较大
3.海边围池式养殖
在潮间带选择条件适宜的地方,围堤建池、池内放置石块,水泥板,瓦片等作鲍鱼的附着隐蔽物,向海一侧的池壁上部留有若干个通水口,作为张落潮时池内与外海水的交换通道。落潮后应使池内海水保持1m左右的水深,饵料以海藻为主。
4.陆上人工养殖
多层式水槽养殖 采用多层式长条形浅水槽,并与网筛,附着板等器材配套使用。水槽宽0.5~0.7m,深0.3~0.4m,长度一般在1~10m间,层间距0.5m左右,饵料有的以海藻为主,有的以配合饵料为主,养殖密度3~5cm鲍鱼200个/平方米,大于60cm鲍鱼100~150个/平方米。
池内塑料箱养殖40平方米,深1.0~1.2m的水泥池,塑料箱为长39cm,宽30cm,高12cm的专用养殖鲍鱼箱,每5~7个箱上下叠为一叠并加以捆绑,各捆立放于池中并排列成排,各排间留有操作通道,日给水量不少于培育水体的3~6倍,24h连续通气,饵料为鲜海带或干海带。
四、鲍鱼的采收
鲍鱼的采收规格皱纹盘鲍鱼大多按养殖鲍鱼5.5~7cm,自然鲍鱼7cm以上,杂色鲍鱼养殖鲍5~7cm,自然鲍鱼6cm以上。
由于鲍鱼的吸附力很强,充分吸附时很难取下也容易造成损伤。大量采收养殖鲍鱼时可用3%~4%的酒精等方法来剥离,少量采收或采捕自然鲍鱼时则必须乘其活动时迅速采取。
以上就是有关《鲍鱼生活习性以及养殖采收过程》全部资料分享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
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