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独秆栽培,是一项晚播丰产栽培技术,关键点是在大播量的情况下,通过重控营养生长,猛促生殖生长,建立高密度、小株型的群体结构,达到晚播高产低耗。经有关单位大面积试验,最高亩产达648.6公斤,比常规栽培亩增65.7公斤,而且节省标准氮肥10-15公斤,节水90-180毫米,省工1-2个。
通过连续5年对比试验,独杆麦比同期播种的常规麦增产93.2公斤/亩,比适期播种的常规麦增产37.2公斤/亩。由于独杆麦后期氮肥施用充足,籽粒蛋白质含量一般比常规提高1%左右,显示出高产、优质、高效的明显优点。下面,帮农网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小麦独秆栽培的技术要点:
——按积温确定播种期。独杆栽培小麦,要求冬前0℃以上积温达到250—550℃。华北麦区一般可在日平均气温12—16℃、10月中下旬播种。
——按穗数确定基本苗。独杆麦靠主茎成穗,亩穗数一般比常规栽培增加5—10万穗。在适宜播期范围内,基本苗应等于或略少于亩穗数目标,即苗、穗比掌握在0.8-1:1。10月10日前后播种(冬前积温550℃左右),苗、穗比0.8:1;10月20日前后播种(冬前积温350-480C),苗、穗比0.9:1;10月25日以后播种(冬前积温350℃以下),苗、穗比1:1。此法应注意选用高产、耐晚播品种,行距10-15厘米为宜,适当浅播,以利出苗。
——科学运筹肥水。整地时应施足有机肥、磷钾肥和微肥,少施或不施氮肥。出苗后至拔节重控,只划锄、镇压,不施肥水,控制分蘖,拔节至旗叶露尖重促,结合浇水,亩施标准氮肥40-50公斤,争穗增粒促高产。
以上就是有关《小麦独秆栽培增产效果明显》全部资料分享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
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