蟾蜍又叫癞蛤蟆、疥蛤蟆,属于两栖纲、无尾目、蟾蜍科,虽然蟾蜍皮肤粗糙,面貌有点丑陋,可它的浑身都是宝。蟾蜍身上的蟾酥、干蟾皮、蟾衣、蟾头、蟾舌、蟾肝、蟾胆等在我国都是紧缺的中药材。相比较而言,获得蟾衣是一种既不伤害蟾蜍,从而又能保证药效的理想途径。
经检测,蟾衣主要含有蟾蜍二烯醇化合物,其中包括蟾毒配质以及蟾蜍毒素,具有强心、升压、抗炎的作用,蟾毒配质还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。另外鉴定结果还显示蟾衣里面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、氨基酸、铜、锌、镁等多种元素。在此,帮农网就给朋友们详细介绍一下蟾衣采集加工的过程和技术要点。
一、脱表药液的配制
一号药液:槟榔20克、茵陈20克、甘草20克、干姜20克,浸泡在冷开水中,24小时后即可使用。
二号药液:白芷20克、细辛20克、黄连20克,用冷开水浸泡24小时备用。
二、选择蟾蜍
能脱衣的蟾蜍为个体大的老蟾蜍,一般8~10只重约1千克。从外表看,其背部疙瘩多、皮肤粗糙、老化程度高且无光泽。腹部皮肤松弛、粗糙,并且在皮肤表层有许多凸出的黑色斑点。黑色斑点凸出越多越好,用手触摸有明显感觉,这样的蟾蜍3~5天可脱衣。有些大蟾蜍在自然界中已经脱衣,它们皮肤细腻有光泽,看上去很嫩,这些蟾蜍不能用来脱衣,只能用于提取蟾酥。
三、提取蟾衣的方法
1.涂一号药后入池。先将室外建的养殖池分隔开,一般分为5~10个小池,把能脱衣的蟾蜍在数天内先后放入小池中。入池前,用一根细小的木棒裹上棉球,醮少许一号药液,均匀地从蟾蜍头部搽到尾部,只搽背部中间的中枢神经。
2.观察症状。蟾蜍脱衣前有多种症状,只要把握这些症状,就能轻易脱取蟾衣。每天间隔1~2小时观察1次室外池子中蟾蜍的活动情况,一旦发现有蟾蜍单独停留,不与其他蟾蜍在一起,而是呆在清静的地方,并且反应迟钝,这种蟾蜍将在不长时间内脱衣。应立即用手抓住,用二号药液涂搽它的嘴,上下部都应搽均匀。然后放入室内池子中等待脱衣。室内池应建在安静的地方,长2米,宽0.6米,高0.4米,可用玻璃围成,也可用砖砌成。池子分为三部分,用来放置不同时间脱衣的蟾蜍。池子底部用水泥抹光,并有一定坡度,始终保持地面潮湿不积水。蟾蜍放入室内池后,脱衣症状会进一步加剧。首先蟾蜍背部弓起,四脚抬起,身体表面像出汗一样潮湿,肚子不时部分鼓起,并用前后爪子用力在自己身上撕。接着,它的嘴一张一合,眼睛一睁一闭,跟人瞌睡时打呵欠一样。这时,蟾蜍脱衣开始。
3.脱衣时的操作。蟾蜍脱衣一般先从背部中间自动裂开,然后很快脱下后腿。这时必须用手抓住背部已经脱衣的地方,在装有水的水桶中上下摆动几次,蟾衣大部分都会自动脱下,还有很小的部分可用手轻轻的拿下来。刚提取下来的蟾衣为一小团胶状物,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等待整理。
4.蟾衣的整理。蟾蜍脱下的蟾衣很少是完整无缺的,必须经过人工的整理和加工。加工的方法是拼补。首先,用少许食用油搽在20x20厘米玻璃板上,然后将玻璃板放入水中,再把蟾衣轻轻地放在玻璃板上,用镊子拉出蟾衣的基本形状,再把玻璃板和蟾衣一起拿出水面。被蟾蜍或人工弄坏的地方,可用其它蟾衣根据需要补上,整理蟾农时不能用力过大。整理好的蟾衣在避光处阴干,八九成干时,轻轻将蟾衣取下夹入书中压平。过几天再取出,此时完全阴干,可装入塑料袋,放入说明书待售。
以上就是有关《蟾衣采集加工的过程和技术要点》全部资料分享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
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