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麦属于一种重要的农作物,也是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,特别是北方地区种植广泛。同时,小麦的病害也是比较多的,特别有一种病害称为小麦黑脚病,又称之为小麦全蚀病,这类病害令许多小麦种植户头痛不己。在此,帮农网就给朋友们讲一讲小麦黑脚病产生原因、发病概率以及防治方法。
一、什么是小麦黑脚病

小麦黑脚病是小麦生产制造上的一种破坏性的病害。小麦感病后,抽穗降低,成穗率减少,出苗率降低,轻则限产10%~20%,重则限产50%之上,乃至绝收。小麦在全部生长期均可被害,但以小苗期和苗高15cm时遇害更为比较严重。
二、小麦黑脚病产生的原因
病害的产生轻和重受多种多样要素危害,重茬重茬发病重;壤沙质土换气好、偏碱发病重;土壤缺肥重病;春天多雨,土壤环境湿度大有益于发病。小麦一旦发病后再打药防治,实际效果很差。防治小麦黑脚病的最好是方式 是在小麦栽种前,应用药剂拌种,经济发展合理,实际操作便捷。
三、如何减少小麦黑脚病的产生概率
据生产实验说明,亩采用12.5%的全蚀净20毫升,病危田使用量可提升到30毫升,对水500~700ml,混配匀称后拌麦种10公斤;也可采用4.8%的适麦丹15~20毫升对水500ml,拌麦种10公斤,充足搅拌均匀,堆闷6~12小时,晾干后栽种。选用之上药剂拌种均能具有非常好的防止实际效果,小麦感染黑脚病的概率显著降低。
来看要想完全的医好小麦黑脚病,还得从防止方式学起,在小麦拌种的情况下就刚开始防治,这也是实际效果最好和最方便的。
以上就是有关《小麦黑脚病产生原因、发病概率以及防治方法》全部资料分享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
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