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杂草和鼠害的有力武器,是夺取农业生产丰收的重要保证,但它的应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,如果农药的品种选择不当,或者使用浓度不对,都会使病虫草鼠的防治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甚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。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,充分发挥农药的作用,必须合理使用农药。在此,帮农网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农药知识——防止农药残留与合理使用农药。
一、对症选药
要根据病虫杂草的种类和农作物的不同发育阶段,选择不同的农药品种和剂型,不可错用,否则,不仅不能收到应有的防治效果,有时还会引起药害,造成不应有的损失。例如:杀虫剂对害虫有效,而对病害无效;杀螨剂只对螨类有效,而对病害、杂草无效;除草剂对草害有效,而对病虫害无效。同一种病菌、害虫、杂草的不同发育阶段,对药剂的抵抗力也有显著的差异,如害虫的卵期、蛹期、病菌的休眠期、杂草的种子期对药剂的抵抗力强,此时施药,防效很差。害虫的低龄幼虫,病菌的孢子萌发期,杂草的萌发和苗期,对药剂的抗性弱,选择这个时期用药,效果则较好。
农作物不同的生育期对病虫的抵抗力也有不同。以水稻来说,分蘖期和孕穗、抽穗期,易遭受病虫危害,而园秆拔节期和齐穗以后,对病虫抗力较强,所以,一般情况下,应注意分蘖和孕穗、抽穗期的病虫防治。
二、适时用药
三、方法适当
农药的使用方法很多,其正确与否,对防治效果的影响很大。如果不针对病虫草害发生的规律,根据农药的种类和剂型,选用有效的方法,就不会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,甚至达不到防治的目的。如水稻恶苗病,小麦散黑穗病,是由种子带菌传病,如果不采用种子消毒处理的方法,就不能达到防病的效果。防治稻飞虱、稻纹枯病,要将药液喷到禾丛基部或撒毒土防治,否则,效果不佳。
四、药量正确
一般来说,农药使用的浓度越高,药效越大,但超过一定限度,药效并不会随浓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,还有可能造成药害,影响农作物的生长。如果药剂浓度过低。就不能达到消灭病虫草害的目的。因此,用药应采取有效低强度,即刚刚能杀死病虫、草、鼠的强度就行,不要过高,也不要过低。
五、合理混用
多种农药的混用或农药跟肥料的混用,不仅可以获得几种病虫的防治效果,而且可以节省时间,提高工效。但农药不可任意混用。一定要做到混用后有明显的增效和兼治作用,不会发生分解、沉淀、油水分离等不正常现象,如碱性农药(肥料)不能与酸性农药(肥料)混用;作用相同,混合后既不增效,又无兼治作用的不必混用。
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