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让栽培的平菇定时出菇?自然温度栽培平菇,出菇是有季节性的,往往菇峰一来集中上市,价格大跌;还可能卖不掉,腐烂变质,一钱不值。而每逢节日,特别是春节前后,平菇供不应求,菇价翻倍上涨。为了满足节日市场需求,增加菇农收益,作者经数十年研究食用菌之心得,根据平菇的生物等特性,发明了平菇定时出菇技术。该技术采用独特的催菇法和科学的管理,简单易行,不需添加设备,适合千家万户进行,还可提高产量30%以上。同时,定时出菇技术还适用于香菇、金针菇等食用菌,下面,帮农网以平菇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定时出菇的技术。
一、品种选择
选用出菇温度接近当时自然温度的品种,如需定时在春节前后出菇,应选用低温或广温平菇品种,如沔杂三号、双耐等。
二、栽培季节
根据平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定时出菇的技术要求,一般试管母种菌龄在10天左右,瓶装原种菌龄30-40天,瓶装生产种菌龄30天左右,菌包生长需40天左右,出菇到收获需20~30天。根据以上时间推算,如需在春节前后出菇,菌包生产应安排在阳历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;生产种在制包前30天左右生产;原种在生产种前30~40天制作。如需其它时间出菇,季节安排依此类推。
三、菌种制作
(一)母种
1.配方:马铃薯250克、琼脂20克、蔗糖20克、米泔水100毫升,pH值自然。
2.制作方法:按常规操作,但一定要高压灭菌。
(二)原种
1.配方:棉籽壳73.5%,麦麸(或米糠)20%,石膏2%,磷肥3%,糖1%,尿素0.5%,水60%左右。
2.配料:按配方比例称料,棉壳、麦麸、石膏、磷肥干拌均匀;糖、尿素溶于水,然后合起来湿拌均匀,做到料匀、水匀、pH值匀。
3.装瓶:料装至瓶肩,上紧下松,表面稍压平。中间打一个口径1厘米左右的锥形通气孔,至瓶的2/3处。瓶口塞棉塞,再包二层牛皮纸。
4.灭菌:高压灭菌,121℃(1.5公斤/平方厘米压力)保持1.5~2小时。
5.接种:在接种箱或无菌室进行,操作要求按常规。
6.培养:培养室要求干净、通风良好,自然温度培养;如控温应在20~25℃,空气湿度65%左右,培养30~40天满瓶即可作原种。
(三)生产种:配方和制作方法同原种。还可用常压灭菌,100℃保持8~10小时,培养30天左右满瓶即可作生产种。
四、菌包生产
1.配方:棉籽壳83%,麦麸(或米糠)10%左右,石膏2%,磷肥3%,糖1.5%,尿素0.5%,水60%左右。
2.配料装袋:按配方比例称好料,照原种培养料的配制方法将所有培养料拌均匀。选用20×4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筒作栽培袋。每袋干料2斤左右,尽可能装紧,不留空隙,成圆形,两头用棉绳扎活结。
3.灭菌:常压灭菌,100℃保持8~10小时,再闷一夜效果更佳。
4.接种培养:接种可在培养室进行。接种前,将培养室打扫干净并经消毒灭菌,然后把料袋从灭菌灶搬入培养室,同时把菌种挖出来成黄豆大小盛在干净的脸盆内。www.nw868.com可用开放式接种,一人即可,双手用肥皂洗干净,解开袋口,用手抓菌种撒满袋口料面,再扎口,接完一头再接另一头。
接种后在培养室内堆码发菌,一般堆6-7层,堆与堆之间留通风道,菌堆不要靠墙,培养室要经常保持空气新鲜。待袋口菌丝长至3厘米左右时,可解开两头袋口通气培养,可加速生长。
五、定时催蕾
这是定时出菇技术的关键,分述如下:
1.时间:采收时间往前推20天左右即为定时催蕾时间,选择无风晴天进行。
2.催蕾:①催蕾液:尿素1公斤+白糖1公斤+喷施宝10毫升溶于100公斤水内,盛在大木桶内备用。②催蕾:把菌包两头袋口打开,并用8号铁丝打洞,然后浸入催菇液内5-6小时,含水量至原重的80%左右,取出放回原堆。
③培养室:催蕾前门窗用薄膜封闭,室内放电炉或炭炉,炉上烧蒸汽,如用炭炉应装排烟管,把烟排到室外。地面用水浇湿,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90%左右,温度15℃左右。如上管理7-10天袋两头即会大量出蕾。
六、出菇管理
现蕾后应开门窗通风,保持空气新鲜。晴天开南窗,雨天、夜晚开背风窗,窗户挂湿草帘,使进入菇房的空气湿润,同时避免大风吹进。菇房内地面浇水,保持空气湿度85~90%。如子实体干瘪、不生动为空气湿度过低,应增加喷水量,提高空气湿度,标准为菇房地面保持潮湿并有少量积水。菇房内空气新鲜的程度以人在菇房内感觉舒服为标准。如出现畸形菇或菇蕾成片发黄,为通风不良,应增加通风量。
七、采收方法
子实体长到八成熟时即可采收、销售,采收后应清理干净,降低空气湿度,打开南北窗通风2-3天,再把两头袋口用手扭封,让菌丝体恢复生长7-10天,又可浸水催蕾,方法同前。如此管理可出5-6批,比常规管理提高生物效率30%以上,并能大大提高产品质量。
采收一批菇后,如暂时不需要它出菇,应停止喷水,并打开门窗,降低空气湿度和温度,可有效抑制出菇,待需要出菇时再行浸水催蕾。
以上就是有关《如何让栽培的平菇定时出菇》全部资料分享,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
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