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种植技术 > 紫苏人工种植栽培技术及采收和利用
2018
11-17

紫苏人工种植栽培技术及采收和利用

紫苏别名赤苏、红紫苏、白苏等。人们经常提到的紫苏叶、紫苏子、紫苏油、紫苏梗、紫苏籽油等,都是紫苏的一部分。

1.紫苏形态特征

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株高30~100厘米。根系较发达。茎秆直立,四棱形,密生绒毛,茎呈紫色或红紫色。叶柄较长,单叶互生,叶片卵圆形,顶端锐尖,叶面稍皱,呈绿色或紫色,两面有绒毛。叶背面有细油点,能散发出特殊香气。花期8~9月份。总状花序,着生于枝茎顶部或叶腋处,小花紫色或淡红色,管状花冠。果期9~10月份。果实为小坚果,灰褐色,卵形,每个果实里有1粒种子。

紫苏

2.紫苏营养成分

紫苏含有挥发油,具有特异香味,并有防腐作用。每100克鲜嫩紫苏茎叶,含蛋白质3.8克,脂肪1.3克,碳水化合物6.4克,粗纤维1.5克,磷44毫克,铁23毫克,胡萝卜素9.1毫克,还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等。

3.紫苏环境分布

紫苏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和较厚的土壤,其适应性强,对光照要求不严,在高温寡照的条件下易徒长,在干旱强光照环境中易老化。紫苏几乎全国都有分布。野紫苏多生长在荒野、草地、山坡下及路边、沟旁等处。

紫苏的功效与作用

4.紫苏人工栽培

紫苏栽培采用播种育苗。当地温稳定在10℃以上时就可播种。选择土层深厚平坦的地块,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000千克,翻耕整平,做成1米宽的高畦,将种子撒播在畦面上。播后覆土1厘米厚,稍压实表土,再浇水,扣小拱棚。幼苗出土时适当通风,随着气温的升高可撤去小拱棚,进行中耕松土。小苗长出2片叶子时进行间苗,苗距保持5厘米。小苗长出4片叶子时定苗,株距以20厘米为宜,拔下的小苗可作种苗栽植。定苗后及时浇小水,水量以洇湿畦面为度。缓苗后进行中耕除草。株高达10厘米时,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千克。如遇干旱及时浇小水。生长期再施1次肥,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,以促进茎叶生长。

紫苏的种植方法

5.紫苏采收利用

紫苏的幼苗和嫩茎叶可供食用。在春季采收幼苗,开花结果前采收嫩茎叶或嫩芽。采收的紫苏用清水洗净,放入开水中烫煮5分钟,移至凉水中浸泡片刻,捞出,即可烹调食用,可凉拌、做汤、蘸酱食。也可煮紫苏米粥或加工腌渍。

紫苏还可以提取香精油,作食品加工的佐料。
紫苏的果实、叶子、宿萼、茎均可入药,其中药的名称为紫苏子、紫苏叶、紫苏苞、紫苏梗。

  
  

 有 1 条评论

  1. gjkysd 说:
    紫苏种植发展的挺快,黑龙江桦南县有紫苏种植基地,规模很大,每年都举办专门的紫苏节,介绍推广各种紫苏产品,做得有声有色。
  2. 既然来了,就留下您的脚印吧!

    你的email不会被公开。